江西省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报告
来源: 民政专题 时间: 2016-11-07 08:12
江西省民政厅
我省社会工作从2007年试点起步以来,立足于城乡一体化推进,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本土化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夯实社会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建立了由省委组织部牵头,民政厅主导,人社、教育、卫生、工青妇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工作议事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有关事项。全省各级民政系统成立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协调推进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纳入省厅对市县民政局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社会工作分值占2%。二是安排专项资金。从2013年起,每年从省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社会工作项目、培训经费。截止今年,省级共投入社会工作项目资金达到1000余万元,社工培训经费273万元,各级投入社会工作资金总量超过3000万元。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从2011年起,连续举办社会工作日主题宣传周活动。争取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省委人才办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将社会工作人才编入全省优秀人才成长案例。与省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举办“江西省优秀社会工作者”系列评选、社会工作优秀视频评选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影响。
(二)健全工作机构,构筑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不断健全行政管理机构。省厅成立社会工作处,配备一名专业工作人员。全省有6个设区市加挂社会工作科,上饶市在2015年增设了社会工作科,配有2名工作人员。青云谱区、万载县、渝水区、吉州区、袁州区成立了独立的股室或事业单位,7个县民政局加挂了社会工作股。二是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在省社工协会的基础上,全省有5个设区市、10余个县(市、区)已经成立社工协会,充分发挥了协会在社会工作宣传、培训、协调引导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行业协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有效补充者。三是大力培育民办社工机构。通过福彩公益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公益创投等做法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得到较快发展,2013年全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仅12家,2016年已经发展到75家。
(三)强化教育培训,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注重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宣传发动、免费考前培训、单位统一报名、对通过者给予奖励等系列措施,积极推动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我省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7万人,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1.84万人,2478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1867人,社会工作师611人。全省设置社会工作本科的高校7所,其中3所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70余人。二是大力开展社会工作培训。尤其是2014年以来,实施基层民政系统服务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省厅安排省级福彩公益金273万元举办社会工作专题培训24期,培训3000余人次,涉及行政管理能力培训、考前培训、实务能力提升培训、机构负责人培训及知识普及培训,扩大了社会工作覆盖面。三是做好优秀人才激励表彰。近年来有1人获得省委人才办突出贡献人才称号,8篇社会工作人才成长案例编入全省优秀人才成长案例集。1人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与省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举办“江西省优秀社会工作者”系列评选、社会工作优秀视频评选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影响。四是志愿服务人数不断上升。全省共有100个县(市、区)、961个街(镇)、2070个社区和约14000个单位使用江西志愿服务网开展志愿服务记录工作,共登记志愿者306万人,全省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206家,发起志愿项目52117个。
(四)搭建工作平台,推进专业化服务。一是强化岗位设置开发工作。2008年省民政厅与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全省民政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都要设置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岗位。试点地区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村(居)委会设立社会工作服务所(站、室)。全省共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4062个。二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从2013年起,启动省级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共资助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20个,涵盖援助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区矫正、失独家庭关怀、农民工子女融入等服务内容,得到了受助群众的好评。连续3年开展“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已选派1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我省23个贫困县提供社工服务,同时为当地培养45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是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2016年出台《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全省共选取8个社区开展试点,每个社区设立社工服务站,至少有1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社工服务,社区内至少有3个社会组织或民办社工机构开展服务,每个机构至少有1名专(兼)职专业社工从事社会服务活动。2016年省级安排130万元,采取项目化的形式,对试点单位给予补助。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万载县和青云谱区被命名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地区,井冈山大学和省民政学校联合申报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万载县探索出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立足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成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三大模式之一”。
(二)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针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考试、培训、登记管理、岗位设置、试点推进等方面工作,出台了《全省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江西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实施细则(试行)》、《江西省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切合我省具体实际、具有操作意义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制度体系。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初具规模。通过立足现有资源,盘活存量,激活增量,不断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快速成长。近年来,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培养了一批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一批负责社会工作宏观管理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一批具体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的基层社区干部和民政福利事业单位干部,推动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服务民生取得成效。针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优抚对象、受灾群众和返乡农民工等群体的特殊需要,引导服务对象发掘和争取现有资源,推动帮困解难项目落实,改善了服务对象的生活条件。比如:万载县马步乡布城村罗山新村运用社会工作地区发展模式,以“农家乐”饭庄为龙头,建立“致富驿站”,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聘用本村留守妇女为服务员、清洁员,聘请低保户打鱼草、种蔬菜,使低保对象、留守妇女、困难群众和农庄多方受益,“经济能人”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走上致富道路。二是维护稳定取得成效。专业社工的介入对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南昌市象湖园社区残疾人有段时间对政策产生误解,经常到政府部门上访,青云谱区社工以第三方的身份入户走访,讲解各种助残政策,帮助残疾人实现康复、就业、教育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为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低保,得到了残疾人的赞许,不少受助者还变成了志愿者。三是促进和谐取得成效。把社会工作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专业社工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乡风文明建设、创建群众文艺队、举办文体竞赛等活动,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年来,我省社会工作发展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我省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够完善,财政投入不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比较薄弱,人才规模还比较小,结构也不合理,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认识不够到位。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但不少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除试点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发展较快外,还有不少地方存在等待、观望现象,对社会工作投入很少。二是保障不够健全。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养老、医疗保险等难以保障。基层社会工作人员在培养、使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体制性障碍,难以吸引和留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是服务不够专业。我省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期探索,但不少机构存在服务不够专业、流程不够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社工行业的整体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推进平台建设。一是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通过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登记程序、落实税收优惠、建立孵化基地、支持能力建设等措施,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吸纳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强化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二是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一方面,努力将社会工作融入到各项民政业务之中,进一步做好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工作。另一方面,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组织在教育辅导、医疗卫生、矫治帮教、人口计生、妇女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职工服务等领域事业单位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推动相关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三是加快基层社会工作岗位开发。按照和谐社区建设总体要求,本着理顺关系、理清职能、整合资源的原则,逐步在城市的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组织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对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领导社会工作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对试点县区社会管理与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街道、社区基层干部社会工作知识培训与经验交流力度,切实增强他们推进社会工作的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知识更新力度,加强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加大组织动员力度,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尽快提高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
(三)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展“三社联动”工作。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制度,积极开展社工专业人才的宣传、表彰活动,激发人才活力。
(四)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运用于民政业务,积极主动地在防灾减灾、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收养服务、婚姻服务等民政领域普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着力提升民政为民服务能力与水平。积极推动精神卫生、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等其他社会服务领域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切实拓展社会工作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