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闻中心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2月15日,宜春市微爱...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
日前,随着进贤县...
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积...
12月16日上午,省民政...
“社区及时为我们...
为进一步壮大南昌市社...
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
为进一步推进“...
11月11日,全省创新&l...
10月14日上午,省委常...
10月20-24日,上饶市...
为有效提升新进社工专...
近日,省民政厅会同省...
2022年10月14日上午,...
 ...
为进一步推动乡镇(街...
8月5日,江西省民政厅举行“蓝...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项目服务能力水平,以榜样引领...
6月27日,赣州市召开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厅...
受疫情影响,今年市级层面无法举办大型培训,为加强...
6月16日下午,南昌市召...
近日,江西省民政厅启动“蓝马甲行动&rdq...
日前,江西省民政厅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厅管...
为总结已有经验,助力...
为更好地适应...
...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与工作实...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乡镇...
4月20日,上饶市乡镇...
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赣江新区党群工作部,...
 ...
为进一步传播社会工作...
3月25日上午,“...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项目服务能力水平,以榜样引领...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务...
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确定于3月17日—31日组织...
俗话说“一年之计...
尊敬的合作伙伴:您好!承蒙您长期以来对本协会的...
12月8日,江西省民政厅举办...
2021年12月9日,江西省社会工...
9月17日,省民政厅召开全省慈善和社会工作业务培训会...
9月24日,在青原区维尔纳酒店,我市2021年度社会工...
9月17日,省民政厅召开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
新闻来源:江西省人事考试中心(现场资格审查材料详...
全省社会工作者: 近期,全国...
2021年7月20日-21日,为进一步加强与江西省社会工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
2021年5月30日下午,“乐善&rdqu...
2021年5月28日下午,景德镇市社会工作协会在...
4月27日,上饶市“与爱同行·社会工作服...
2021年社会工作师考试书籍正式上线欢迎咨询...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与工...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工作...
一、《江西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量化标准指引》出台...
各有关单位:自发布2019年江西省社会工作十大事件...
2020年11月21日,在南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南都基...
11月18日,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司长贾晓...
11月11日下午,“老少同享”志愿扶贫服务...
受省民政厅指导,经全省各地社...
受省民政厅指导,省社会工作...
照片审核处理工具使用说明 (来源:...
各设区市民政局、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服务机构:&nb...
新闻来源:江西省人事考试中心 各设区市人...
全省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7月...
一、省民政厅设立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促进慈...
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会工...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情暖社工•爱...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专...
全省各社会组织、各普通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
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
全省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近...
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于2007年10月,是由江西省民...
《2020年江西社会工作讲师团培训服务手册》今起正式...
为进一步加大全省社会工作服务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工...
12月22日,萍乡市民本社会工作...
2019年...
“社工考题宝”是一款专门用于社会工作师...
各设区市民政局、持证社会工作者:为进一步促进全...
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于2007年10月,是由江西省民...
针对城镇脱贫解困工作中存在部分政策落实有盲区,贫...
各相关单位:随着我省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广大一...
10月13日上午9点在蓝波湾花园大酒店孙膑阁召开萍乡市...
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2019年8月30日江...
报考指引完整版下载请点击:2019年江西高级社...
赣人社办字〔2019〕49号 各设区...
根据《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关于启动江西省第四届优秀...
6月24日至25日,23名来自江西各地一线儿童社工相聚在...
由《社会工作》杂志社、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
为总结回顾江西省社区儿童关爱保护项目执行经验,探...
为进一步加大全省社会工作宣传力...
为更好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及...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会...
关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的有关问答
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08-09 16:54 浏览量:263
近日,民政部印发《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作出统一规定。现就《办法》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一、慈善信息为何公开
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基本要求。慈善财产虽然来源于私有,但参与公共事务、涉及公众利益,一旦捐出就成为社会公共财产,慈善捐赠、慈善活动又享受国家、社会给予的各种优惠便利,必须依靠公开透明来接受全社会监督。慈善组织是接受慈善捐赠、开展慈善活动的主体。因此,办法通过规范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行为,与慈善法的其他配套规章形成合力,保护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二、慈善信息谁来公开
慈善组织是慈善信息公开的主体、第一责任人。慈善事业公开透明,需要通过“组织化”,将慈善财产与其他个人、企业、单位、国家财产分开。财产捐赠和慈善活动只有通过慈善组织进行,才能实现公开透明、受到有效监管、落实优惠和激励措施。个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进行的善行义举,在道义上可以鼓励,但从财产上无法与私有财产或者国有财产进行区分,从行为上无法与市场行为或者公共服务进行区分,因而难以按照慈善属性来践行公开透明,无法对照慈善宗旨接受监管。为此,《慈善法》将慈善信息公开的主要义务集中于慈善组织。本办法依据《慈善法》的规定,根据《慈善法》的授权,对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义务进行细化,是对慈善事业进行行政监管、社会监督、司法监督、行业监督的基础。
三、慈善信息怎么公开
《慈善法》规定民政部门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简称“统一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并免费向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为了落实《慈善法》的要求,民政部已于2017年9月1日开通了全国慈善信息平台(即“慈善中国”),可以供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所有的慈善组织免费使用。同时,有些地方政府或者民政部门开发的具有公开慈善信息功能的政府平台,应当与“慈善中国”联通,形成数据的统一归集。慈善组织无需自己建立网站或者其他信息公开平台,可以依托统一信息平台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公开义务。
在以上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办法予以明确,凡是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都要在上述的统一信息平台公开,以便于统一查询、统一监督。开展公开募捐时,除了在统一信息平台,更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公开信息。涉及主体不广泛、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信息,也应当面向社会公开,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予以公开。
四、慈善组织重点公开什么信息
慈善组织应当公开哪些信息,是根据慈善组织监管的需要来确定的。从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特点出发,本办法突出了对慈善组织财产活动和公开募捐的信息公开。
关于财产活动的信息公开。对财产活动的监管是慈善组织监管的重中之重。关于对慈善组织财产活动的要求,2016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制定了《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民发〔2016〕189号),还即将出台《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慈善组织的活动支出和资产管理分别规范。为了配合对慈善组织财产活动的管理,本办法主要从重要性和关联性两个角度明确了慈善组织财产活动的信息公开要求。从重要性角度来说,抓住三个重大环节,即:重大资产变动,重大投资,重大交易及资金往来要向社会公开。有关“重大”财产活动的标准由慈善组织自我决策并向社会公开,让组织自律和社会监督共同发挥作用(第三条、第十二条)。从关联性角度来说,抓住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管理人员、被投资方等重要关联方,将慈善组织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捐赠、资助、共同投资、委托投资、资金往来通通纳入公开范畴(第四条、第十三条)。对关联交易采取全面公开,既可以有效防止慈善组织的财产被侵吞、挪用、滥用,又没有限制关联方对慈善组织做贡献,有利于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关于公开募捐的信息公开。依据慈善法,一般的个人、组织不能开展公开募捐;没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只能进行定向募捐;慈善组织获得公开募捐资格方有权开展公开募捐。关于公开募捐的资格和活动管理,民政部已经出台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进行规制,而公开募捐的信息公开则纳入本办法统一规定。与一般慈善组织相比,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督,透明度应当更高。为此,本办法从三个方面对具有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做出特别要求:一是要求公布领取报酬最高的前五位人员的报酬金额,公布各类“公务”活动的费用标准(第五条),这是为了监督慈善组织是否按照慈善法要求“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二是要求公开募捐活动全过程对外公开,即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公开相应的内容,满足社会监督的需要(第七条、第八条)。三是要求慈善项目至少每三个月公布一次进展情况,项目结束后还要做全面公开(第十条)。
五、怎样落实网络募捐的信息公开
慈善组织通过在互联网发布信息来开展公开募捐,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也引起极大关注。网络募捐既是公开募捐也是信息公开,针对网络募捐的特殊性,《慈善法》第二十三条专门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也有相应的规定。民政部依据此条规定,已经指定了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随着网络募捐的开展,有关违法行为需要明确法律责任,可以依据《慈善法》第九十九条第五项“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规定追究慈善组织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本办法对《慈善法》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进行了衔接(第七条)。
向后已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