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国土面积为1718平方公里,辖7镇9乡1街道,总人口50万。万载县是国内外知名的“花炮之乡”、“百合故里”,近年来又荣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江西省绿色(有机)食品十强县”称号。
2007年5月,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民政系统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县。两年来,在上级民政部门和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社工院系师生的精心指导和引领下,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全县县、乡、村、社区等多层面,民政、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推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跨越。2007年6月,江西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2008年12月,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在我县成功召开。
下面,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就我县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个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将社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社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社工人才与岗位开发纳入人事和劳动用工制度,将社会工作列入年度经济社会主要工作考核考评范围,将社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2008年开始,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工作经费25万元,每年递增5万元,并且明确规定从县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提取30%、慈善捐款中提取30%,从福利企业减免税中募捐8%用于支持社会工作,两年来,每年投入社会工作的经费都在百万以上。今年,为进一步巩固我县社会工作的试点成果,继续深入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我县积极创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县,并将在财力、物力、精力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二)立足实际,明确目标。试点之初,我们在对社会工作的人才资源、人事管理体制、人员从业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基础上,确立了社会工作“一年试点探索、三年打开局面、五年初见成效”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高校专业引领、立足基层社区、社工从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和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服务于群众实际需求的“两个服务”的工作原则。
(三)健全制度,规范发展。制定了《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1+3”文件,确定了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组织网络建设、服务网络建设、社工实务实践等基本制度。明确了全县30个成员单位的职责和责任,建立了目标考评、督查、通报等工作落实机制。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教育培训、专业岗位设置、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等四大职业管理制度。
(四)建好网络,搭建平台。县、乡、村三级组织均设立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县民政局设立了职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县直相关部门单位、群团组织设立了社会工作股(室);乡镇(街道)设立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各村(居)委会设立了社会工作服务所,各村落社区设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全县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社会工作网络体系。
(五)培育人才,建强队伍。创立了“一、二、三”的社工队伍建设模式。开发了一批社工岗位。在县民政系统设立了7个事业编制社工岗位;在各乡镇(街道)和主要县直部门及群团组织均设立了2个以上社工岗位;在17个乡镇(街道)敬老院、中小学、卫生院均设立了1个以上社工岗位;在去年村(居)委会第七届换届中,全部设立了社工岗位;在全县6个街道社区和5个村落社区均设立了1至2个社工岗位。创建了两个联动机制。一是与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动机制,在我县创建了8个高校师生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二是创建了“1加3、3带6”的社工、从工、义工联动机制,即1名专业社工加1名社工专干、加1名从工和1名义工,带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站的“六个服务小组”成员开展工作;培养了三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先后组织了180多人报名参加全国社工职业水平考试,有15人取得了资格证书,招聘了2名社工专业本科生,选调了5名社工院系毕业大学生充实到社工专业队伍;通过定期举办和外派人员参加各级社会工作培训班,开展与高校社工专业师生跟班实践等,建立了一支近1000人的本土化社工队伍;通过大力倡导公职人员、无职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中学生和社区“五老”对象等参与社会工作,组建义工联合会,已经建立了一支20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六)选点示范,典型推动。选择11个县直部门和全县30%的乡镇、10%的村委会共73个单位进行示范推动。马步乡罗山、寨下等村落社区开展的“建美好家园”、白水乡永新村落社区组织的“妇女互助储金会”、康乐街道西门居委会进行的社区矫治、县福利中心和康乐街道敬老院创建的“相亲互爱一家人”、老龄办实施的“居家养老”、妇联“维权中心”的建立、团县委与联想电脑学校建立的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等,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初步成效
(一)服务农村,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我县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工作内容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建立“致富驿站”,帮扶困难群众。我县马步乡布城村罗山新村运用社会工作地区发展模式,以入党积极分子袁清根的“农家乐”饭庄为龙头,建立致富驿站,通过签订协议,聘用村落留守妇女为服务员、清洁员,聘请低保户打鱼草、种蔬菜,实现了低保对象、留守妇女、困难群众和农庄多方受益;通过整治农村宗族祠堂,改造为社会工作服务站等,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如我县罗城镇卢洲村、高城乡南庙村、马步乡布城村和寨下村、潭埠镇池溪村等地通过开展社会工作,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乡风文明建设、创建群众文艺队、举办文体竞赛等活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民都感叹:村风民风变优了,村容村貌变美了,农村秩序变好了,精神生活变丰富了。
(二)服务社区,促进了城乡社区建设。通过在社区中开展矛盾调处、权益维护、行为矫正、医疗卫生、扶贫帮困等社会工作,大大提高了社区的文明度与和谐度。通过开展“遵守交通,从我做起”、“擦亮家园、微笑你我”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结合我县创省级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工作,开展卫生讲座、清理卫生死角、栽花种树等活动,让居民深刻体会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增强爱卫生、爱环境观念;通过帮助居民组建舞剑队、太极队、腰鼓队,开展书法、合唱、跳舞等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生活。今年,百合社会工作服务社与康乐街道六个社区共同开展了“三个关爱”活动,以时间储蓄方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让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体壮老人帮体弱老人、富裕老人帮贫穷老人、外向老人帮内向老人、有家有口老人帮空巢老人,形成“五帮”机制,唤醒爱心,关爱老人;以建立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为目标,开展“击破冰山”小组活动,关爱重症患者。目前,重症患者小组由当初成立时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通过开办百合“青少年之家”,关爱青少年,在放学后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效的学习、娱乐平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解除父母后顾之忧。
(三)服务民生,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三留一返”(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返乡农民工)、“三缺一少”(缺技术、缺资金、缺项目,少劳力)、“三难一低”(看病难、就业难、养老难,收入低)现象,通过在低保、救灾、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领域和劳动就业、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及灾民搬迁、扶贫帮困等民生工程方面引入社会工作,民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马步乡寨下村,利用寨下村资源优势,帮助返乡农民王慎生、王祥冬创办了一个生态养殖场,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优惠政策,助其在县农业银行、县劳动就业局联系了10多万元贷款,并协助他们成立了“银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变返乡农民的创业激情为创业实践。在建设白水乡老山村大皇山灾民新村中,社工针对村民迟迟不愿搬迁的现状,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感情交流等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成功实现了29户村民的整体搬迁等。
(四)服务社会,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创建“星级”光荣院、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工作中,引入心理辅导、残障康复、行为矫治等社工服务,组织院民参与院办经济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全县中小学校及城乡社区开展了“远离网吧”、“破茧重生”等戒除网瘾的社工行动;在婚姻登记处开展“爱的集结号”婚姻指导活动;在医务医疗、残障康复等岗位创建“击破冰山”重病患者社工关爱小组。近两年来,全县共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案例200多个,建档1000余份,为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积累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为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发展重要作用。
三、几点体会
(一)开展农村社会工作,要与构建和谐新农村密切结合。在社会工作的试点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通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展社会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比如,在矛盾多发领域开展矛盾化解、情绪舒缓等社会工作,对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连续两年荣获宜春市信访工作先进县,社会安全指数测评由以前的全省78名,一跃上升到全省的35名,社会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农村社会工作,要与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紧密结合。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各级地方政府显得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而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受助者提供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既充当了服务角色又发挥了管理职能,政府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逐步由社会工作来分担,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
(三)开展农村社会工作,要与当前各项民生政策紧密结合。比如在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领域和劳动就业、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方面引入社会工作,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地解决民生问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入开展“居家养老”、“远离网吧”、“爱的集结号”等各类社工实务实践活动,大大提升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四)开展农村社会工作,要与全社会齐抓共推紧密结合。推进社会工作,既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推动,也离不开各界人士和普通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坚持把社会工作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确保重视支持到位;坚持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纳入各级党政人才培训规划,充分利用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确保人才培育到位;坚持对县、乡、村等基层干部的社会工作培训,促使其在加强管理中实现服务,转变工作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果。在试点基础上,今年将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部门、群团组织深入推进社会工作。重点在社会福利与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行为矫正、社区矫证、医疗卫生、青少年教育、残障康复、婚姻家庭等领域进一步开展社工实务实践,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社会工作新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以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目标,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今年,我县将选派各乡镇(街道)和成员单位及示范点社工专干到江西师大举办骨干培训班,组织村(居)社工专干普及培训班。同时,将借助民政部培训中心在我县开办培训班的契机,组织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党政干部进行培训,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力争三年内实现“百、千、万”目标。即:争取今明两年内建立100人以上社工专业队伍;培育基本掌握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培育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志愿人员10000人以上。
(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社会工作者使用、评价、激励等职业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估、职业晋升和薪酬保障机制。按照《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社工岗位设置,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规范岗位管理。
(四)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创新社会工作方式,从政府购买向政府购买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转化,逐步实现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积极优化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在乡镇(街道)党委、县直单位党组设立一名副科级专委和一名社工专干,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问题;着力创新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机制,探索在扶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贫发展、农村信访、纠处理、拆迁安置等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模式,推进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稳步发展。